close

 

素描潘立夫的身影          /  林俊宏

 

一、引言

    文化乃由人們長期貢獻心血構築而成,內涵多元。

    評價歷史人物的貢獻及地位,不容易;能跳脫時空背景、人情包袱、利害恩怨等因素,保持適當「距離」,褒貶我們周遭的鄉土人物,客觀的論斷其功過,更屬難事一樁。然而,在前人走過的足跡當中,找出對社會、地方具有文化價值,可以學習的事蹟,形塑後人懷思的空間,留下區域發展的參考史料,未嘗不是一件有意義的事。

    屏東潘立夫(1936~2003)研究老莊易學思想、參與臺灣黨外民主運動和探討排灣族文明,於不同階段,不同領域所獲得的成就,建構了他的學術殿堂。

二、教書、著述

    潘立夫生於潮州,長於潮州,生活、服務於潮州,除了入營服役、在臺北唸大學的數載外,從未離開他熱愛的鄉土。

    民國44年(1955)夏,他屏東師範畢業,擔任實習國小教師1年,接著徵召當兵,退伍後,教了3年書。然後申請保送臺灣師大國文專修科進修。唸大學期間,他埋首書堆,吸收新知,奠定紮實的學養根基。民國50年(1961)夏,完成學業,分發到一所初中執教,後來轉任屏東市屏信中學。這段期間,曾受外在因素影響而棄教轉行種香蕉及經營大眾補習班,扮演另一種生涯的角色,也使他獲得穩定的經濟能力。

    後來徐傍興博士禮聘他去內埔美和中學任教。教了4年,轉任永達工專。

    他到工專教書,潛心撰寫學術論文,送教育部審查。首先撰寫《論說文的理則與架構》(1972)一書,升等講師。此後遵循「以莊解莊」的原則,以演繹、分析、推論求其思想形態,而以歸納、歸類印證其結論的可靠,費時3年完成《莊子思想形態》(1975,潮州:臺灣文教出版社),經審查通過,升等副教授。

    又將研究領域聚焦先秦儒家、道家思想:以莊子《莊子‧齊物論》為藍本;參證老子《道德經》;以《易經‧繫辭》為依歸,融貫孔子、老子、莊子學說於一爐,期望揭開《易》理之謎的一線曙光。民國68年(19798月,以《中國人的智慧發軔》(1977,潮州:臺灣文教出版社)一書通過教育部審查,取得教授資格。

    這段期間,他在面對紛擾的俗務處理過程中,猶能沉潛默慮,從艱澀難解的古籍堆中爬梳尋思其文化內涵,架構成一家之說,獲得學者肯定,誠屬不易。

三、參與臺灣民主運動

    潘立夫博學多聞,思維縝密,理路清晰。民國55年(1966),協助父潘坤聰競選潮州鎮長,埋下他日後放棄教職投入黨外民主運動的契機。

    面對當時臺灣籠罩在蔣氏獨裁統治的政治氛圍,他秉持個人一貫追求民主自由的理念,民國67年(1978)起,陸續在《民眾日報》、《自立晚報》、《臺灣時報》、《臺灣新聞報》、《八十年代》、《政治家》、《名人月刊》、《鐘鼓鑼》、《臺灣年代叢刊》等報章雜誌發表政論文章,評議時政。此期間,也與王義雄等募資籌組《海潮月刊》雜誌社,於民國69年(19801015日創刊《海潮月刊》,成為臺灣民主運動發聲的管道之一。

    潘氏由於熱衷民主運動,經常發表政論文章,如民國69年(1980),提出反對建蔣介石銅像,引起教育部的「關心」而離開永達工專。回溯1966年,他任職屏信中學時,也曾因為在課餘參與父親競選潮州鎮長的助選活動,遭到國民黨縣黨部主委向校方施壓,乃毅然辭職。他為堅持的信念,不願向藉口干預教育、學術思想的國民黨勢力低頭屈服,2次捨下穩定的職位,離開杏壇。

    同年,潘立夫出馬角逐屏東縣國大代表,獲得14513票而落選。民國72年(1983)底,黨外後援會推舉他代表屏東縣參選第5選區立委選舉,再度投入選戰,實地面對選民,爭取服務鄉親的機會,可惜未能如願。

    數年來撰寫的政論文章,部份輯成《國是危言》(1979,潮州:自刊本)和《臺灣的民族運動與中國命運》(1980,臺北:八十年代出版社2書。前者榮獲1981年時報評論首獎。

    民國77年(1988),邀同志堅持組成南臺會,突破戒嚴時期組黨的禁忌,推動民主運動。之後,民主進步黨成立,擔任首屆中央常務委員,旋因承擔南部抗議活動的責任而離職。

四、詮釋排灣族文化

    民國83年(1994),潘立夫與何春生、潘金龍、許金瀛成立排灣文明研究會,從事田野調查排灣族各部落、地理環境、遷徙發展的歷史和文化情況。

    經數年蒐集解讀文獻資料、實地訪問耆老、記錄口述歷史,完成豐富的成果,並公開梓行。如接受省文獻會委託,費時2年半走遍屏東、高雄、臺東進行22Mamazangilan部落的查訪,建立資料而完成《排灣族採訪冊》(1995南投:臺灣省文獻會),奠定Paiwan族研究的基礎。

    潘氏認為學者將居住在大武山富饒世界的民族命名為Paiwan族,乃抽樣性的取其中一個部落來涵蓋整個民族,已經扭曲了其文化本質,模糊了其多元文化小而美的特性,所以主張應正本清源稱他們為Dagalaus(大武山)人,分別就男女平權、思考模式、祖先故事、生命邏輯、部落文明研究、百步蛇、臺灣原住民來源論和Dagalaus文明特質等重心,撰寫《排灣文明導讀(Dagalaus—大武山人的故事)》,記載排灣族珍貴的文化內涵。研究會針對該書內容,邀請大武山文化人和學者舉行座談,聽取評論修正意見,後來改名為:《排灣文明初探》(1996,屏東:屏東縣立文化中心)。

    民國85年(1996)潘氏又主持Dagalaus部落訪問計畫,719710週進行,每週完成一個部落系統群調查,整體成果匯編為《1996排灣部落訪問及其文明探索》(1997,屏東:屏東縣立文化中心)及一卷卡式帶有聲彩色錄影資料。

    接著潘氏匯整3年田調的資料,架構以Kavulungan Milimingan(祖傳)起自大洪水傳說,止於與西方、華夏文明接觸為縱軸,以大武山氣候、環境變遷為橫軸,以Kavulungan人文化分合,找出歷史節奏,描述Kavulungan文明與荷蘭中國、日本文化根本是「異質」,不能相提並論。他們的生活中沒有文字、沒有金錢的約制,卻有穩健的社會制度、歷史傳承,更發展出自我的一套價值取向。在所撰《Kavulungan排灣族文明:一個沒有文字、金錢的社會》(1998,屏東縣立文化中心)一書,也提出排灣文明的二元思考模式,相對互容、互含、互惠採兼顧選擇,基於此思考模式發展出人靈相對、相需;男女相對合成、分權的文化理念。

    民國89年(2000120日潘氏以Kavulungan文明史綱為主題,在屏東縣文化中心舉辦排灣族歷史架構與現代化研討會中,向Kavulungan各部落核心家及Mamazangilan群提出報告,獲得肯定。該報告收入《Kavulungan(排灣族)歷史的研究:公元前1500~公元1600年左右》(2000,潮州:自刊本)。

    上述所列5部排灣族文化調查探索專書,記錄了一些極有價值的制度及觀點,為後繼研究者樹立了有參考意義的里程碑。

五、結語

    前人的風範,就像一面鏡子,唐太宗李世民(599~649)說:「以人為鑑,可以明得失。」(《唐書》卷97)潘氏費盡心血撰寫出版的10本著作,可以給我們帶來相當大的啟示。

    潘立夫接受過傳統的教育,腦海中雖無法跳脫儒道思想的框架,然而,難能可貴的是他竟然從中培育了崇尚自由的理念,由先秦老莊哲學切入,體察現實環境的政治、社會現象,了然其內在癥結所在,勇於提出改革諍言,可惜不容於當道,因此屢次遭受打壓,處境陷入困頓而不屈服;又2次參選公職都失敗,實乃人生的無奈!

    他畢生活動場域都在南臺灣的高屏地區,任職國小、初中、大專多年,諄諄教導學子,並潛心研究儒家、道家思想,撰寫專門論著,足以傳世。後來全力投入排灣族文明的調查研究,成果豐碩。凡此可肯定潘氏於屏東的區域學術發展有具體貢獻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潘立夫素描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大武山文學創作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