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  社區營造、屏東研究和平埔族文化

      —李國銘志業未酬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  林俊宏

 

  1. 萬丹香社社區「博士亭」

        南臺灣偏遠地區一個小聚落,舊名番社—原來平埔族群馬卡道族下淡水社(又名麻里麻崙社 Verrovorongh)人生活圈,今為屏東萬丹鄉香社社區,是人類學者李國銘(1964~2003)的故鄉。

     

        李國銘大學階段主修經濟,熱愛古典音樂,課暇在愛波音樂雜誌社擔任翻譯,撰寫樂評。積極參加社團活動,邀同好創立話劇社,負責編導。後來由於統籌全省戲劇巡迴公演,接觸到臺灣鄉土藝術,埋下全心關照地方文化的種子。

     

        民國77年(1988),他赴法國留學,經10年鑽研,完成〈兩個臺灣漢化南島社會的年度祭典之比較研究:馬卡道與西拉雅〉論文,取得法國高等社會科學研究院人類學博士學位,即束裝回到屏東,奉獻所學。

     

        民國89年(2000)起,邀集鄉親著手推動故鄉:香社社區營造,規劃發展藍圖,擬訂建造水圳景觀、成立社區文化園區及開辦各種研習課程。使村民體認香社特有的文化與資源,凝聚村民對社區建設的向心力,建構在地文化生活意象。

     

        同時,引進觀察巴黎塞納河岸人文風貌經驗,對林邊溪流域20多公里之間,居住著排灣族(來義復興社區)、平埔族(新埤獅頭社區)、客家族群(新埤建功社區)和福佬族群(林邊),族群的豐富趣味性,提出「林邊溪右岸聯盟」構想,聯合4個社區結盟,共同舉辦活動,打造美化家園,營造綠色長廊,抑制盜採砂石、濫墾破壞河川環境行為。更租屋住在獅頭,推動右岸聯盟的社區營造工作,為時2年,撰寫構思與體認心得:〈營造林邊溪畔美麗家園〉、〈從堤防開始的社區營造〉、〈社區營造中的環境藝術呈現:以屏東林邊溪中游三個社區營造個案為例〉3篇,與社造人士分享交流。

     

        李國銘也到荖濃溪北岸河灘地—高屏交界的信國新村(一村)、精忠新村(二村)、定遠新村(三村)、成功新村(四村)作田野調查,以實際行動關心長期被忽視的族群,民國50年(1961)從緬甸、泰國、寮國邊區(金三角)接運來臺,處於三不管地帶的反共義民家屬生活情形,並撰文:〈河對岸的波羅蜜地—屏東榮民眷村之一例〉,為他們發聲,留下歷經苦難族群的時代見證。

     

        民國90年(2001),李國銘發表〈在中心之外構築社區 — 屏東近二年來社區總體營造經驗〉,闡述他深耕屏東社區經驗,並與社區大學聯結,推動終身學習的作法和成效。

     

        民國92年(2003),李國銘抱病參加香社社區理監事會議,提出營造「赤山緣‧園」初步構想計劃書。9月,留下遺憾而逝。香社鄉親感謝他生前無私的帶領社區總體營造所作貢獻,籌資在村郊萬丹圳興建4座「博士亭」紀念他。

     

  2. 投入建構屏東學行列

        李國銘關心地方研究環境,曾撰文表示:「屏東是臺灣最早進入歷史時期的地區之一。……卻也是全臺灣各地歷史知識生產最不足的地區之一。」為了彌補缺憾,期待成立一座屏東檔案館,搶救保存定期銷毀的公家機關檔案,收藏相關論著書刊、地圖、影音、田調資料,協助在地研究社群,落實屏東研究在地化。

     

        民國89年(2000),屏東社區大學成立,李國銘擔任副主任,投入課程研發團隊。11月,在《屏東縣社區大學自評報告書》正式提出「屏東學學程」的構想,成為該學程召集人。次年,90學年度第2學期開設「屏東學」課程,規劃核心課程凡36門,他講授其中「屏東歷史導讀」一門,採取「參與式」,整合實際經驗及學員反映意見。其目標為「試圖從教與學的過程中,尋求建構屏東在地知識體系與在地論述的可能性。」

     

        其次,連續3年(2000~2002)參與籌備第1至3屆屏東研究研討會,設計主題,邀學者發表研究成果或與談,提供研究者發聲的舞臺,引領屏東研究的風氣。

     

        向官方建議發行《屏東文獻》,作為各界發表研究成果的期刊,累積成為屏東學在地化殿堂。他擔任編委,也發表〈三山國王與甌駱人〉、〈下淡水往事追憶〉、〈屏東地名由來〉,針對閩客宗教信仰、屏東平原發展和屏東地名來源等流傳說法,引用文獻,提出新見,可見他擁有多元的學術觸角,從資料堆中找出較合理的解釋。

     

  3. 探索屏東平埔族群的歷史面貌

        民國81年(1992),李國銘加入中研院民族所平埔工作會,積極參與研討、田調計畫。利用荷蘭文獻和清代縣志,撰文分析屏東平埔族群的來龍去脈,如〈關於屏東平原少數民族的二三事〉、〈鳳山八社舊址初探〉、〈十七世紀中葉屏東平原的村落與記事〉,考訂十七世紀中葉鳳山八社以東港溪為界的村落分佈位置。

     

        民國82年(1993),李氏質疑有人提出:「打狗社」平埔族遷徙到「阿猴社」路線的論述,於是考察林道乾的傳說至少有高雄、臺南、臺中—苗栗和宜蘭等4種說法,發表〈談「打狗社」〉反駁其引用該故事論證族群遷徙過程的觀點。

     

        民國84年(1995),他懷疑把屏東平埔族視為Siraya族的正確性?利用荷蘭時代的文獻資料,撰〈屏東平埔族群分類再議〉,從語言、政治形態、聚落與房屋形態、婚姻制度四方面比較屏東平原南部濱海一帶Pangsoya和臺南Siraya四大社一帶,兩個族群文化形貌的差異,判斷小川尚義將臺灣西南地帶的平埔族群歸類為Siraya族,失之籠統粗糙。

     

        民國89年(2000),李國銘以中、日學者的報告為基礎,配合他蒐集的田調資料,發表〈屏東平原東港溪南岸山腳下的Ma-olau祭典〉與〈屏東平原山腳下的年尾節初探〉,試圖描述東港溪南岸山腳下「平埔十二聯莊」虛擬的Ma-olau祭典和年尾節,指出於清代末期和日治初期,他們透過村莊輪流舉辦Ma-olau祭典和年尾節,達到某種「我群意識」的宣示與展演。

     

  4. 結語

        李國銘在法國接受嚴謹的學術訓練,堅持信念,走出傳統學院式理論殿堂,像拚命三郎在屏東社區大學、鳳山八社舊址和下淡水溪、荖濃溪、東港溪流域活動,積極的拓展三個範疇:(1)參加臺灣南部偏遠鄉村社區營造行列;(2)參與規劃屏東社大學程,建構屏東學;(3)試著解開屏東平原平埔族群文化的密碼。

     

        為時10年,他透過實地田野調查,利用荷蘭、清代和日本文獻資料,在屏東文化發展場域努力耕耘,思維縝密,詮釋辯證,留下17篇論文建構而成的一座「涼亭」,呈現社區營造新風貌,塑造屏東學發展雛形,並向前推進屏東平埔族群研究的深度和面向,得到學界肯定。

     

        不幸因積勞成疾,英年就劃下生命休止符,使親友、學界錯愕、痛惜,有撰文悼念、舉行紀念音樂會或編印論文集等,表示哀悼、不捨。許廷光推崇他為「以生命火光熒照臺灣的地方知識實踐者」;林華昌說他是「一位將論文寫在這一塊土地上的勇者」;陳秋坤肯定他是「屏東研究的先驅者」;黃申在認為他「具體展現熱愛家鄉」,有「在地人類學家風範」。他雖於不惑之年辭世,而身影將在學界閃耀光采。

     

    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大武山文學創作會 的頭像
    大武山文學創作會

    大武山文學創作協會的部落格

    大武山文學創作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