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一支麥芽膏餅       / 施能彬

 

我的外孫戴寅同,每次他的父母送來我家後,手指總是指著我放在高處的喜餅盒內的包裝喜餅,嘴裡喃喃喊著:要、要…,童幼的心靈,東西的好壞總騙不了小孩的口,每回我依然敗在他哭喊的耍賴中,而覺得小孩能吃就是福氣,儘管他外婆常在旁邊吶喊著:小孩子不要給他吃那麼多餅乾,等一下稀飯就吃不下。我想,小孩子雖然天真可愛,但他總是知道分辨得出什麼東西好吃或是不好吃,所以以前的人常會說:東西好不好吃,騙不了小孩子的嘴巴。像我的童年哪有這種東西可以吃?

民國五十三年,剛讀高雄市三民區內的三民師範小學一年級時,母親帶我用走路的,經過建國路與中華路上的三鳳亭,裡面供奉的神明是三太子中壇元帥,母親在廟口前合掌拜了三拜,千叮嚀萬囑咐地告訴我,以後每次上學放學,經過三鳳亭廟口時,都要脫下帽子向三太子鞠躬三下,因為三太子是保庇孩子的神明,從此以後,每次經過三鳳亭廟口前,一定不會忘掉向三太子打招呼。(建國路上的三鳳亭,後來因遭遇了一場無情大火,才遷址到河北路上,另蓋了一間大廟改名為三鳳宮。)

母親只帶我去學校三天,以後就由自己背著書包上學去,到了小學畢業,也不見父母去過學校一次(哪裡像現在的都市小孩,上下學都由大人騎車或開車載去學校,關心呵護,無微不至。)

我的小學童年時,家裡很貧窮,連吃飽飯都是大問題了,大人哪有剩餘的錢讓小孩買零食吃?每次放學或假日時,不像現在的小孩只會在家裡打電動、上網或是吵著大人載去遊樂場花錢,因為童年時有很多條道路不是柏油路,都是石頭露出來的石頭路,而我們小孩沒有幾個是有鞋子穿的,大多數人都是打著赤腳,行走在尖尖的石頭路面,剛走的時候會隱隱作痛,日子一久也就不會有感覺了。想要吃零食,就要靠自己”骨力”才有,空閒時間常常用一個有孔的磁鐵,洞中綁一條長長的繩子,然後手裡拿一個空牛奶罐,沿著路面拖著那條長繩子漫無目的到處亂走,走一段路後就會檢視一下,磁鐵是不是有附著東西,例如:鐵釘或是鐵片等,就會彎下身去把它放入空牛奶罐去,然後再繼續像無頭蒼蠅似的四處亂飛,偶然間也會跟別個拖著磁鐵的小孩不期相遇,問一下戰利品如何,互相探視對方手裡的空牛奶罐較量後,互相打氣喊著為麥芽膏餅加油,辛苦了一個禮拜後,空牛奶罐內鐵釘鐵片總有半罐之多。

小孩子在家中,或是巷弄間遊玩時,只要耳朵一聽到咕囉咕囉的搖動聲响,馬上如箭射出般連跑帶跳地奔回家中,從床舖底下拿出空牛奶罐,雙手捧著往外跑,唯恐趕不上車班似的。買古物壞銅舊錫的阿伯,頭戴著斗笠,手搖咕囉咕囉的响器,腳踩著一輛破三輪車,車前已經排了好幾個小孩子,人人手裡都拿著一個牛奶罐等候著,只見買古物的阿伯連看也不看一下,就把牛奶罐內的東西往三輪車上的桶子倒,然後用一根木棒捲起一捲麥芽膏,再從旁邊的鐵盒子拿出兩片餅乾往麥芽膏一夾,快速地遞給車旁猴急的小孩,那位小孩拿起那支麥芽膏餅東瞧瞧西看看,高高舉起,人前人後,走來走去,宛如是一把皇帝御賜的尚方寶劍,威風八面,英雄蓋世,看一看等候的小孩們一眼就揚長而去,也不曉得要躲去哪裡好好享受這得來不易的戰利品,而排隊等候的幾位小孩,口水早已流了滿地都是,連嚥了好幾下,輪到我的時候,那種雀躍的心情,實在難以言明,阿伯把那支麥芽膏餅交給我的當下,喜悅甜蜜的滋味流竄全身舒暢久久,剎那間,自己亦好像代天巡狩,手執尚方寶劍的巡按大人出巡般,急忙三蹦四跳遠遠離開那群小孩,深怕有人會過來搶食,迅速尋找一處無人的地方,慢慢地品嚐那支麥芽膏餅甜潤的味覺,事實上是整個下午都在把玩它,直到傍晚,聽見母親大喊震身的叫聲:「猴囝仔,回家吃晚飯哦!」低頭一瞧,那支麥芽膏餅只剩下一根木棒而已,還在用舌頭舔著它的甜香味,不忍丟掉它,最後還是被母親揪著耳朵,才心甘情願踏著回家的路上。

隔天,放學後尖尖的石頭路面,又見到好幾位小朋友,一樣拖著一條長繩,手捧著一個空牛奶罐,赤腳走在相同的童年日子裏,期待買壞銅舊錫的阿伯,搖著咕囉咕囉的响器聲,還有他所騎的那輛破三輪車,車上載著那支讓人想到就會流口水的麥芽膏餅再度出現…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13.10.05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一支麥芽膏餅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大武山文學創作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